驾驶证是行驶在公路上的必要证件,根据不同的车型和驾驶技能,驾驶证分为不同的分类和级别。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驾驶证分类及准驾车型,以及驾驶证级别的含义。

一、驾驶证分类及准驾车型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驾驶证分为A1、A2、A3、B1、B2、C1、C2、C3、C4、D、E、F、M、N共14个类别。不同的驾驶证分类对应着不同的准驾车型,具体如下:
1. A1、A2、A3:摩托车。
2. B1、B2:小型汽车,B2驾驶证可以驾驶的车辆比B1多,包括小型自动挡车辆。
3. C1、C2、C3、C4:大中型客车,C4驾驶证可以驾驶的车辆比C3多,包括牵引车。
4. D:大型货车。
5. E:挂车。
6. F:小型轮式自行机械车。
7. M:轮式特种机械车,如叉车等。
8. N:非机动车,如电动自行车等。
二、驾驶证级别的含义
驾驶证级别是指驾驶人的驾驶技能水平,共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级别。不同的驾驶证级别对应着不同的驾驶技能要求和考试内容,具体如下:
1. 初级驾驶证:适用于初学者和新驾驶人员,主要考察基本驾驶技能和常识,通过后可以取得C1、C2、C3、C4、M、N等驾驶证。
2. 中级驾驶证:适用于有一定驾驶经验的驾驶人员,主要考察驾驶技能和安全意识,通过后可以取得B1、B2、C1、C2、D、E、F等驾驶证。
3. 高级驾驶证:适用于专业驾驶人员和高级驾驶人员,主要考察高级驾驶技能和安全意识,通过后可以取得A1、A2、A3、B1、B2、C1、C2、C3、C4、D、E、F等驾驶证。
总之,驾驶证分类及准驾车型和驾驶证级别是驾驶人员必须了解的基本知识,只有在掌握了这些知识后,才能更好地保证自己和他人的交通安全。